義不容辭的責任——翁鐵慧在文匯報發(fā)表的文章

發(fā)布者:系統管理員發(fā)布時間:2009-09-14瀏覽次數:1042


        今天是我國第25個教師節(ji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教師之于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而建設教師隊伍,師德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師德是教師的良心,師德建設不能光靠教師憑良心來做,抓好師德建設是各級政府和各類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

        今天是我國第25個教師節(ji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教師之于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而建設教師隊伍,師德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上海曾開展過一次“師德大討論”,其中“今天如何做好老師”的論題成了焦點。對照胡錦濤總書記2007年對全國廣大教師提出的四點希望,我們感到做一名好老師,首先要熱愛教育、關愛學生。教師只有有愛,才能點亮學生的心靈,也才能有不斷創(chuàng)新、進取的原動力。與此同時,以下四方面的內容也甚為緊要:

        ——職業(yè)認同是底線。本世紀初上海對中小學教師作的一次調查曾令我們頗感震驚。當時,有相當部分的教師在回答“如果有機會讓你重新選擇職業(yè),是否繼續(xù)選擇教育崗位”這個問題時,表現出了動搖。這份震驚提醒我們必須大力提升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感,進而引導他們把教書育人作為畢生的事業(yè)去追求。正如當了一輩子老師的蘇步青先生說的那樣:“滿案薄書雙睡眼,畢生事業(yè)一教鞭?!?/p>

        ——人文素養(yǎng)是基礎。有一位年輕班主任自己立下規(guī)矩,每天都要與班上每個學生交流一次,可以用語言,也可以用肢體語言,甚至可以是一個眼神。這位老師雖然年輕,但她懂得要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從中折射出的是她的人文素養(yǎng)。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要求教師時刻把“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作為教育行為的出發(fā)點,以優(yōu)良品質塑造學生、以高尚情操熏陶學生、以公平態(tài)度對待學生、以自身人格魅力感召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

        ——育人能力是關鍵。作為教師,教好書是本職,育好人則是天職。近年來,上海提出了“學科德育”的理念,把學生德育與中小學課改緊密結合,要求每一位中小學教師都要在學科的課堂中挖掘德育內涵,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深化育人的功能。對此,于漪老師講得好:關鍵在教師要有一雙慧眼,把教材隱含的、固有的育人內容挖掘出來,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無縫鏈接,潤物無聲地滲入學生心靈,溶入學生血脈。而慧眼的練就,實際上就是要具備全面的育人能力,懂得教什么和如何教。

        ——為國育才擔重任。獻身人民教育要有崇高的社會理想。眾多名師作出了高尚示范,他們淡泊名利、甘為人梯,一心為國培育棟梁之材。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的王振義院士,在他的科研頂峰期毅然全身心回到三尺講壇,在他看來,一個人在科研上的成果固然能造福人類,但能把一代代年輕人培養(yǎng)好則能出更多的成就奉獻社會,價值更大。數十年來,他毫無保留地培育、提攜年輕一代,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人才。對教師價值最好的肯定是學生的成長和成就,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一代代英才是教師永遠都不能放下的重擔。

        有人說,師德是教師的良心。但師德建設不能光靠教師憑良心來做。抓好師德建設是各級政府和各類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必須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

        一是組織領導要形成合力。師德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與學科課程、教師隊伍、教育管理制度建設以及社會宣傳等方方面面有機結合。這就需要強有力的領導管理體系作為組織保證,著力形成各級政府、學校、社會方方面面聯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

        二是教育培養(yǎng)要形成機制。我們始終認為,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是其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重要體現,但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不僅僅是職業(yè)能力的增強,更為基礎的是要深化職業(yè)情感和提升職業(yè)道德。為此,必須把師德作為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們將師德要求列入上海新教師上崗培訓、班主任上崗培訓和教師職后培訓的必修內容;同時,我們通過建立針對所有學科教師的德育實訓基地等,形成了名師帶教的研究式培訓孵化機制,推廣“學科德育”理念,提升教師的職業(yè)歸屬感。此外,作為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的內容,我們還重點實施了“教師人文素養(yǎng)提升工程”。

        三是管理評估要形成規(guī)范。加強管理評估,首先要明確教師的職業(yè)行為規(guī)范,并嚴格執(zhí)行。與此同時,我們感到以下三方面內容尤為重要:一是要強化基礎性要求。在認定教師資格和聘用新教師時,就要提高職業(yè)入口門檻,把師德作為必備條件,明確教師不僅要具備專業(yè)學科背景,而且要有教書育人的熱情和能力,并注重其發(fā)展?jié)撡|。為此,應當探索建立《見習教師證》與《教師資格證》雙證并舉的制度。二是要體現激勵型導向。比如,我們在形成義務教育教師績效津貼改革方案的過程中,要抓住提高教師基本收入的契機,一方面要實現教師合理流動,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另一方面也要著力體現師德導向,把師德表現、教書育人業(yè)績納入考核獎勵之中。三是要強化約束型管理。比如,我們明確提出了師德規(guī)范的“三不準”,同時,為不使師德“一票否決制”僅停留在紙面上,我們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恪守學術規(guī)范以及踐行職業(yè)道德等方面出發(fā),進一步明確了違反師德要求的具體行為表現,并加大督導檢查力度,使“一票”真能“否決”。

        四是宣傳引導要形成氛圍。濃厚的社會文化氛圍能夠使師德導向獲得更加深入、持久的理解和認同。營造師德建設的良好氛圍,需要教育系統自身搭建有效的宣傳載體。在這方面,上海教師節(jié)主題活動是一個成功的典型,它產生了超乎想象的心靈共鳴和精神感染。記得曾有一位畢業(yè)生留校時只想把任教當作留滬“跳板”,但在參加了教師節(jié)主題活動后,她被深深感動,拉住導師的手說:“老師,我決定了,要像您一樣,終身從教!”與此同時,師德建設也更加需要得到全社會的呼應和支持,讓教師在尊師重教的氛圍中更加愛崗敬業(yè)。比如,全社會都應高度重視提升教師的職業(yè)聲譽和職業(yè)地位。新聞媒體要積極宣傳師德典型的先進事跡和廣大普通教師群體的師德風采,避免炒作特別是消極炒作個別教師的個案。(作者為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教授,本文系作者在教育部“第四屆全國師德論壇”上的發(fā)言節(jié)選)

(來源:文匯報2009年9月10日)

熱點新聞
最新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