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中國詞語,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政治語境中產(chǎn)生的詞語,對于外國人來說不太容易理解,翻譯者必須對中國國情有足夠而深刻的了解,才能讓不諳我國情況的外國受眾準(zhǔn)確理解這類詞語。
例如,中國反腐語境下的“打虎”“拍蠅”和“獵狐”,外國人感到很新鮮,但又吃不準(zhǔn)它們的真正含義,我們以前也沒給過一個精確的譯名。西方媒體理解角度不一,當(dāng)然也就各譯各的。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外文版中,這些終于有了規(guī)范的英文譯名。
2015年,兩會談到“中國反腐監(jiān)察機(jī)構(gòu)表示將繼續(xù)‘打虎拍蠅’”時,官方對這段話的英語表述是:
“China's top anti-graft watchdog said it will net more‘tigers’and‘flies’—corrupt government officials at both higher and lower levels.”
此處的top anti-graft watchdog指“高層反腐機(jī)構(gòu)”。net是動詞,即“用網(wǎng)捕捉”的意思。破折號后是對tigers(老虎)和flies(蒼蠅)的說明,即“較高和較低層次的貪腐官員”。
2017年,習(xí)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強(qiáng)調(diào)“我們積極推進(jìn)全面從嚴(yán)治黨,堅定不移‘打虎拍蠅’”,這句的英語譯文是:
We vigorously pushed forward the exercise of our Party's strict governance in every respect,unswervingly cracked down on both‘tigers’and‘flies’.
前半句中的push forward即“推進(jìn)”,the exercise of our Party’s strict governance即“嚴(yán)格治理我們的黨”;后半句中翻譯“打”和“拍”僅用了一個英語動詞詞組,即crack down on,義為“鎮(zhèn)壓、打擊、取締、劈啪擊下”。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譯成:
We have taken firm action to‘take out tigers’,‘swat flies’and‘hunt down foxes’.
相比之下,十九大報告中的譯文更精準(zhǔn)、更得體、更生動。用三個不同的動詞或動詞詞組施動于不同的象征動物,即:take out(擒拿)tigers(老虎);swat(重拍、猛擊、使勁打)flies(蒼蠅);hunt down(窮追直至抓獲、窮追猛打)foxes(狐貍)。域外者的聯(lián)想效果明顯提升,這與首次參與翻譯和校對工作的外籍專家的指導(dǎo)與幫助密不可分。當(dāng)下我們正在盡最大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與世界實(shí)現(xiàn)有效溝通,語言切換的“信、雅、達(dá)”不容小噓,外國專家的鼎力相助,常常事半功倍。
然而,語言專家細(xì)心推敲的絕佳譯文也時常會出現(xiàn)“對牛彈琴”的境遇。有位約旦記者就說:“約旦沒有老虎,即使我們有老虎,也不會在翻譯中使用這個詞,我們在報道時會避開這些字眼,更傾向于用簡潔說法、日常用字?!彼@番話絕對沒有惡意,只是道出了跨文化理解的巨大差異,以及由此給翻譯帶來的嚴(yán)峻挑戰(zhàn)。即便在阿拉伯文譯本中把“打虎”“拍蠅”“獵狐”都翻譯了出來,但國情不同,文化迥異,夏蟲不可以語冰。因?yàn)樵诎⒗搜劾?,老虎甚至是個寵物,可在家里飼養(yǎng)玩耍。在英語中,老虎有“勇猛”的意思,例如tiger-like brave(虎一般勇敢);The soldier was a tiger in fight.(那士兵作戰(zhàn)勇猛?!盎ⅰ敝复率浚┊?dāng)然,老虎同時也含有“兇暴殘忍”之意,它的文化寓意與漢語差不多,看你怎么理解和使用。
記得20世紀(jì)60年代,經(jīng)濟(jì)發(fā)展開始騰飛的“亞洲四小龍”,即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在譯成英語時,我們避開了“dragon”(龍)這個字,盡管在漢語中“龍”享有高大上的文化形象,但在英語中,“dragon”有較多負(fù)面寓意,故以“虎”代之,譯成“Four Asian Little Tigers”(亞洲四小虎)。
狐貍在漢語中的文化形象與其生活習(xí)性相關(guān),故多用來形容狡猾、多疑,如“滿腹狐疑、狐疑不定”。而在英語中,狐貍多指聰明的人,能夠運(yùn)用機(jī)靈手段得到想要的東西。西方文化中對狐理的這種認(rèn)知可追溯到《伊索寓言》中烏鴉和狐貍的故事。這也體現(xiàn)出西方文化鼓勵敢想敢做、勇于嘗試的獨(dú)創(chuàng)精神。所以英語中有這樣的句子:Fox preys farthest from home.(狐貍覓食,遠(yuǎn)離洞門);Fox is not taken twice in the same snare.(聰明人不上兩次當(dāng)?!昂偂敝复钦摺#?/p>
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西方文化對狐貍的認(rèn)知逐漸與中國文化趨同,如A fox may turn gray,but never kind(狐貍或許會變灰色,但本質(zhì)不改。)即我們常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又如set a fox to keep one’s geese(把鵝交給狐貍?cè)タ垂埽?,即“引狼入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