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的教師教育 學校舉行中外大學校長學術交流會

發(fā)布者:新聞中心發(fā)布時間:2024-10-18瀏覽次數(shù):10


10月16日,上海師范大學舉行慶祝建校70周年系列活動。中外大學校長學術交流會上,中外大學校長們以“AI時代的教師教育:挑戰(zhàn)與創(chuàng)新”為主題,暢聊思考。


提高教師“AI勝任力”

AI時代,教師教育何去何從?在中外大學校長學術交流會上,中外校長針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會議由副校長陳恒主持。

“AI只是聰明,但并不智慧。人工智能是最好的超越工具,每個學生都需要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華東師范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錢旭紅表示,高等教育要走超限制造、超限思維和超限教育的新路徑,讓高校變身重思維、超學科、智能化的“數(shù)智人大學”。

在錢旭紅看來,AI時代,高等教育亟需回應:如何培養(yǎng)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拔覀儽仨毘絺鹘y(tǒng)學科界限,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形象思維、批判性思維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和科技發(fā)展?!比斯ぶ悄艿膽酶淖兞私處熀蛯W生的角色,教師需要轉變?yōu)閷W習引導者和輔助者,而學生則需要具備與AI進行有效互動的能力。

上海師范大學校長袁雯認為,人工智能始終是輔助教師的工具,教師不只教知識,AI始終無法向學生傳遞價值觀、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情感能力。“關注‘知識傳遞’之外的‘知識生產’能力,關注‘講授’之外的‘探究’能力,成為終身學習者?!痹┍硎?,教師不會退出歷史舞臺,但需要主動求變。在袁雯看來,人工智能時代需要具有“AI勝任力”的老師,師范生教育從這四個方向走:首先是建立高品質的AI通識課程,要讓師范生低門檻快速掌握AI工具,體驗其對教學的積極影響,并將其融入學習與未來教學中;其次是建立高階的AI賦能學科課程。師范生需掌握更深入的學科知識和原理,才能“會教”,高效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第三是建立需求導向的教師教育AI程。該課程可以分為師德、育人、教學和發(fā)展四類,通過智能化平臺進一步拉近教育理論和實踐的距離,讓學生提高“學有所用”的獲得感;第四是建立場景導向的師范生智能實訓平臺。上海師大推出MetaClass系統(tǒng),通過構建高度逼真的智能體,為師范生提供了一個虛擬教學環(huán)境,讓他們在模擬真實的教學場景中提升教學能力。

在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方永豪看來,未來教師的主要職能將變化為:人類尊嚴與價值的捍衛(wèi)者、機器教學的監(jiān)督者與糾錯者、學生心理問題診斷者、師生感情的傳遞者還有“人機協(xié)同”教學模式的協(xié)調者。AI確實在教育層面提供了更加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教學范式,增強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效率,促進了教育公平與包容。但與此同時,也給人類思維的自主性、傳統(tǒng)考試評價體系和教學數(shù)字化治理等多個層面帶來風險?;谶@種現(xiàn)狀,香港教育大學制定了由計算思維與編程教育、智能教室助力教師教育和利用AI內容生成工具驅動教育三方面構成的釋放科技教育力量的發(fā)展戰(zhàn)略。


重視批判性思維

AI對教育的影響深遠且不可避免,無論好壞,都需正視其帶來的變革。

美國索菲亞大學校長卡羅爾·漢弗萊斯在交流中表示,面對AI的興起,盡管起初許多教育機構感到恐慌并擔心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如剽竊問題,但學生們已經(jīng)普遍接受并利用AI作為學習工具。但當前僅有少數(shù)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使用AI,大多數(shù)仍對學術誠信有所顧慮。索菲亞大學正積極采取措施,包括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專業(yè)發(fā)展課程以及將AI融入部分課程,以確保學生能夠負責任地使用這項技術,并培養(yǎng)他們在AI時代所需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此外,學校強調人文關懷的重要性,鼓勵學生自主探索AI的同時保持道德意識。

“AI為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可能,能夠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定制化教學,讓大規(guī)模因材施教成為可能。”西南大學副校長周光明認為,AI必須與教育深度融合,包括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當前,許多教師尚未準備好接受這一變化,但學生們已經(jīng)開始利用AI輔助學習。對于教師而言,AI帶來了知識權威的挑戰(zhàn),因為學生不再僅依賴課堂獲取信息。此外,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也需要轉變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西南大學正在探索將AI融入教師教育中,例如通過開設相關課程、構建智能輔導系統(tǒng)等。同時,學校也注重提升師范生的數(shù)字素養(yǎng),以便他們能夠在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中擁抱AI技術。


保護學習動機

在利用AI技術的同時,我們還應注意規(guī)避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關鍵挑戰(zhàn)在于如何利用AI促進人類能力的提升,并在工作與學習中建立有效的人機協(xié)作模式。”法國克萊蒙奧弗涅大學副校長弗朗索瓦絲·佩拉德強調,必須保護學生的學習動機,不能讓學生完全依賴AI來完成學習任務,需要強化學生的自我意識,確保他們不會將學習責任全盤托付給AI。同時,還必須警惕知識標準化帶來的風險,鼓勵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批判性思維、地區(qū)特色表達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南京師范大學也在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與教師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徑,從而構建以技術賦能為基礎的教師教育新范式。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袁林旺認為,特別需要培養(yǎng)教師在倫理、人機協(xié)同等方面的意識。除了通用AI知識外,還需加強與各學科相關的AI應用能力,如實驗科學中的虛擬現(xiàn)實技術支持、人文社會科學中的數(shù)字分析工具以及藝術類課程中的AI輔助創(chuàng)作等。

“嵌入式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降低成本,并根據(jù)個人需求定制教育體驗。像虛擬現(xiàn)實和增強現(xiàn)實這樣的工具將使更多的學生能夠接觸到先進的模擬環(huán)境,增強他們的學習體驗?!辈┐耐呒{大學副校長多琳·拉莫戈拉-馬西雷認為,隨著人工智能工具越來越多地協(xié)助寫作和編輯,傳統(tǒng)的作者身份概念正在演變。為了應對由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帶來不斷變化的就業(yè)市場,高校必須調整他們的課程以滿足新的雇主需求。

熱點新聞
最新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