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正值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教育家精神一周年之際,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家精神》課程正式開講。校長袁雯教授、教務處副處長楊帆教授、第七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獲得者楊伊副教授及上海師范大學、教育部師范教育協(xié)同提質計劃重點支持院校上饒師范學院的師范生,同上一堂“學習弘揚教育家精神”思政金課。
《教育家精神》課程由我校與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聯(lián)合開發(fā),是國內(nèi)師范高校第一門面對全體師范生和協(xié)同提質伙伴高校師范生開設的教育家精神課程,第一時間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關于“將師德師風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教育課程和教師培養(yǎng)培訓全過程”的要求。
課堂上,師生們首先一同觀看了采訪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的專題片。于漪老師對于為師范生開設這門課程的重要性給予大力肯定。她認為,這門課的目的是要讓未來的老師了解教育家精神對中國人塑造精神世界非常重要,實際上是塑造心靈。因此建設這門課,需要苦心經(jīng)營。教育家精神承載著我們幾千年歷史傳統(tǒng)師道文化的厚重,放在新時代,它又承載著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創(chuàng)造與活力的特征,兩者要結合起來。
袁雯教授基于于漪老師的寄語,為師范生們解讀教育家精神的內(nèi)涵,分析教育家精神的歷史與文化根源、新時代的要求和對于師范生的現(xiàn)實意義。她指出,教育家精神不是空泛的理想或口號,而是貫穿于教師的思想、行為、實踐中的一種高尚的職業(yè)追求。教育家精神不僅僅屬于個別教育家,它是幾千年中華文化中“師道”的延續(xù)和升華。正如于漪老師所言:“我身上挑著千鈞重擔,一個肩膀挑著孩子的現(xiàn)在,一個肩膀挑著國家的未來、民族的未來?!边@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正是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內(nèi)涵。師范生需要在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中,秉持這種精神,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社會的需求中,成為新一代的“筑夢人”。
楊伊副教授以“如何做一個好老師”為主線,向學生展示了如何在三尺講臺上踐行“教育家精神”。她生動呈現(xiàn)了于漪老師求學的故事,在教師生涯中潛心教學、愛生如子的故事,以真實的案例為載體,抽絲剝繭地引導學生歸納出一個好的老師既要研究教學內(nèi)容,做到“博學多能,專而精一”,又要研究教學對象,做到“心中有生,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做到“千錘百煉,精進至臻”。最后,楊伊向學生展示了自己在第七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備賽期間的反思記錄表和每一天的講課錄像,表示自己正是在于漪老師教育人生的影響下不斷追求卓越,并以自身經(jīng)歷鼓勵每一個未來教師以實際行動踐行教育家精神。
上饒師范學院作為我校在教育部師范教育協(xié)同提質計劃中的伙伴高校,師范生們也通過遠程“同步課堂”的形式,同步學習了這門課程。師范生現(xiàn)場就“老師反復強調‘反思’,除了您提到的,我們還可以反思什么”和“如何在日常教學中找到可以研究的問題”等問題,與楊伊老師開展了即時互動。其他教育部師范教育協(xié)同提質計劃華東師大組團的伙伴高校,也同步觀看了直播。
楊帆教授為師范生們解讀了本學期課程修讀的要求。這門課程為0學分必修課,采用“雙線并行”的方式,一方面通過八次專題講座的形式,有教育家精神宣講團的導師們對于于漪老師等“大先生”的精神進行解讀;另一方面圍繞“教育家精神踐行成績單”展開,師范生需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式,完成諸如“研究一位教育家”“采訪一位身邊的好老師”“探究一名兒童的生活世界”“擔任于漪教育教學思想展示場館的宣講員”“舉辦一次愛心學校”和“參加‘我的教育信念’宣講大賽”等實踐任務,在理論和實踐的不斷螺旋交匯中,完成教育家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具身化過程”。這門課程是上海師范大學推動的“‘大先生引領’、‘大模型驅動’卓越師范生培養(yǎng)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上海師范大學開發(fā)的全國首個面向師范生實訓的教師教育大模型也已經(jīng)正式上線。師范生可以在電腦終端或學校提供的數(shù)字微格倉,面對大數(shù)據(jù)支撐的個性化虛擬兒童,磨練教學技能,形成數(shù)字化時代智能教學素養(yǎng)。
(供稿:教務處 攝影:宣傳部)